“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地和谐”“天地人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活水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中国传统居住环境模式是中国人几千年居住实践的经验总结,讲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我校刘沛林教授牵头完成的《中国传统人居模式的环境适应及其景观基因图谱研究》论文,最近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Habitat International》是城乡人居建筑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属SSCI一区期刊(JCR一区和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5.205,此为我校首次在该期刊发文。
基因识别:中国传统居住模式
1、方位法则——“坐北朝南”居住模式
人类居住涉及到采光,采光离不开朝向,中国传统居住房屋建设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为了获得有效采光而选定最佳的朝向。中国传统聚落和住宅选择最多的基本方位是“坐北朝南”的模式,也就是背靠北向、面朝南向,简单的讲就是面朝南方而建房屋。“坐北朝南”的居住模式是一种按照方位法则而确定的模式,与中国所处的北半球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学的“第一定律”。
图1 北半球上的中国住宅与太阳高度角
2、阴阳法则——“负阴抱阳”居住模式
所有的居住建筑都需要取暖,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异常寒冷,建筑物的避风保暖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实现“负阴抱阳”。这里的“阴”,主要是指阴冷、寒冷、阴暗、黑暗,“阳”是指阳光、光明、温暖、暖和。“负阴抱阳”就是要背对着寒冷和黑暗,面对着光明和温暖,达到温暖、光明的居住目的。由于山体的阻挡,与山垂直的气流不通畅,而与山平行的气流则畅通,房屋一般正面宽、侧面窄,侧面挡风面积较小,因而整个村落气流较为顺畅;另外房屋正面为街道、侧面为巷道,街道一般宽于巷道,因而街道成为主要气流通道。因此建筑群落负阴抱阳,则气流顺畅,反之则受阻。“负阴抱阳”居住模式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学“第一定律”的延展。
图2 “负阴抱阳”居住模式
3、山水法则——“背山面水”居住模式
“背山面水”模式首先是服从于“坐北朝南”模式的。二者统一的结果就是,房屋或聚落的北面有靠山,既能在冬季有效地阻挡寒冷的偏北风,又能在平时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系统;房屋或聚落的南面有河流或水体,既有助于生产生活,又有利于夏季风经过水体降低气温,调节小气候,还有利于水运交通及水产养殖。“背山面水”居住模式是传统低碳社会人们对山水环境的选择和利用模式,具有深刻的生态环境学意义,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学的“第二定律”。
图3 “背山面水”居住模式及其生态学意义
4、安全法则——“方形-围合”居住模式
中国人的居住形式经历了从树上到地上和从地下到地上的演变过程,无论是巢居还是穴居,无论是干阑式住宅还是合院式住宅,都反映了人们对安全庇护的需要,深藏着安全防卫的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纵观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发展史,很容易发现其特有的空间形态特点,即“方形-围合”结构。这种“方形-围合”模式在都城形态,村落结构,院落组合(如四合院),开间组合,天井形态等方面都始终彰显出安全防御的居家功能。“方形-围合”居住模式可以称作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学的“第三定律”。
5、吉祥法则——“心理感应”居住模式
如果说前述四种居住模式能直接表达出显性的环境意义,那么,基于吉祥法则的“心理感应”居住模式则是隐性的表达出居住环境的意义。众所周知,趋吉避凶是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古代中国人认为,出生的具体年份、日期和时间与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密切相关。如广东潮州登塘乡所在地,在村落形成之初,所有住宅的朝向都根据房主人的命卦特点来决定方位,在房主人建房时房屋及大门的中轴线必须对准这个吉祥方向,以获得心理上的“吉祥感应”,随着人口的增多,住宅也相应增多,住宅方位朝向五花八门,成为一道别样的景观。
6、综合法则——“因地制宜”居住模式
我国古代早在战国时期就明确指出城市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在面对方位、朝向、山水格局、防御条件等多种因素都不是很规范或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必须根据实际环境做一定的取舍,因地制宜、取长补短,营造一个相对理想的居住环境。南方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因而讲究“高地建筑以得水为美,山地丘陵则重气脉”;北方地区干燥多风沙,因而黄土高原地区民居多为窑洞,即安全又实用;中、西部地区山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各式干栏式建筑,即可避免山洪水患和猛兽袭击,又能达到实用美观效果。
基因解译:中国传统居住模式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居住模式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利用环境而形成的居住模式。一方面,这种居住模式深受环境的影响,有着深深的环境印痕,另一方面,这种居住模式又受到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的影响,有着深深的东方环境文化印痕。“阴阳相生”思想、“大地有机”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组合,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居住模式的“人地和谐”思想体系。如秦都咸阳,把咸阳宫和阿房宫比作天上神的紫宫与营室,渭河象征银河“天汉”,横桥象征“阁道”,各宫比拟天体星座,用复道、甬道及桥梁将各宫参照天体星象组成一体,形成分别以咸阳宫和阿房宫为中心的横跨渭河的两组庞大宫城群,特别符合每年阴历十月的天象,天上星象格局与地上宫殿建筑一一对应,天地融为一体。
图4 秦朝首都咸阳的 "象天法地 "模式
基因表达:中国传统居住景观的典型基因组图谱
1、合院式住宅平面形态基因组图谱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可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四合院形、三合院形、二合院形。其中,四合院庭院四个方向都有单体建筑围合,北京四合院是典型,其他地区则因气候、地形等因素在局部产生了一些变异: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房-房相离式四合式住宅,以云南为代表的一颗印式四合式住宅,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天井式四合式住宅(图5A);三合院庭院三个方向由单体建筑围合,第四方是院墙,云南“三坊一照壁”是典型代表(图5B);二合院是相对两方为单体建筑,另外两方由院墙(或连廊)围合而成,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因避免西晒而不设东西厢房(图5C)。
图5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形态基因组图谱
2、客家聚居区建筑平面景观图谱
根据不同地区客家建筑的特征,客家传统聚居建筑在传承中国合院式建筑的方形-围合景观基因的基础上,又因适应环境而发生了一定的基因变异,呈现为“一明两暗”型、“四合中庭”型、“三合天井”型、“方圆土楼”型、“土堡围屋”型、“竹筒屋”型等六种基本类型。
图6 客家居住建筑平面景观基因组图谱
3、侗族聚居区住宅景观基因组图谱
木构的民居建筑与鼓楼是侗族聚落空间的重要构成元素,一般可形成三种空间格局:团聚型Ⅰ:干栏式民居——鼓楼——村落中心(鼓楼、鼓楼坪、戏台、萨坛)——风雨桥和寨门;团聚型Ⅱ:地面式民居——祠堂——村落中心(祠堂、庙宇、公田);均质型:地面式民居。从住宅建筑来看,侗族聚居区居住建筑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干栏式,即底层架空,人的居住行为多发生在二层;二是地面式,即人的居住行为主要发生在地面。
图7 侗族聚居区住宅景观平面基因组图谱
结论与讨论
中国所处北半球的宏观地理环境,决定“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居住模式的形成;中国所处四周相对隔离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的战乱环境,影响“方形围合”居住模式的形成;中国人深入人心的宗族观念和趋吉避凶心理,影响“吉祥感应”居住模式的形成;中国人随机应变、适应环境的处事方式,积极影响“因地制宜”居住模式的形成。所有这些传统居住模式的形成,都受到中国传统的“阴阳相生”、“大地有机”、“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三种思想共同构成中国传统的“人地和谐”思想体系。
解读传统村落居住景观的“文化基因”,实现文化景观核心特征的符号化识别和表达,有助于从独特的乡土文化视角解读村落文化景观形成的文化动力,促进新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景观基因理论是中国学者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针对传统聚落景观研究展开的,其研究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特别是应用实证研究。目前传统住居模式基因识别还不完整,基因图谱的表达也存在一定个别性与典型性,需要学者们更多的关注这一研究领域。
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19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166)和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kq2011002)资助。
Peilin Liu, Can Zeng*, Ruirui Liu.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its landscape gene mapping. International Habitat, 2023,135.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23.102808.
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gpojiuWnFErf
作者:曾灿
编辑:黄妍